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底板底層鋼筋綁扎→后澆帶兩側鋼板止水帶下側先用短鋼筋頭(鋼筋間距400)與板筋點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混凝土一側→鋼板止水帶安置→鋼板止水帶上側短鋼筋頭點焊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施工→后澆帶處混凝土余漿清理→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養護→后澆帶蓋模板保護鋼筋。
注:若采用止水條時,模板采用木模支撐側模,保證混凝土側面平整、密實,以使止水條與混凝土表面粘貼牢固,更好發揮止水條的止水效果。
外墻常規鋼筋施工→鋼板止水帶安置→鋼板處柱分離箍筋焊接→焊短鋼筋頭于止水鋼板上和剪力墻豎筋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混凝土一側→封剪力墻外模,并加固牢固→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養護。
后澆帶模板支承(應獨立支撐)→樓板鋼筋綁扎→焊短鋼筋應于板面筋和底筋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混凝土一側→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后澆帶處混凝土余漿清理→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養護→后澆帶蓋模板保護鋼筋。
鑿毛并清洗混凝土界面→鋼筋除銹、調整→抽出后澆帶處積水→安裝止水條或止水帶→混凝土界面放置與后澆帶同強度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后澆帶混凝土養護。
外墻常規鋼筋施工→鋼板止水帶安置→鋼板處柱分離箍筋焊接→焊短鋼筋頭于止水鋼板上和剪力墻豎筋上→綁扎雙層鋼絲網于鋼筋頭上,鋼絲網放置在先澆混凝土一側→封剪力墻外模,并加固牢固→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養護。
清理先澆混凝土界面→檢查原有模板的嚴密性與可靠性→調整后澆帶鋼筋并除銹→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養護。
后澆帶澆筑完畢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
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其它作業。
后澆帶混凝土未澆筑前宜有保護鋼筋的措施,可用模板蓋住鋼筋(見圖1.8.4);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設備基礎后澆帶處有積水銹蝕鋼筋,應預留截面為350×350,深度比梁或基礎底標高低250的小積水坑,以便可用潛水泵及時把積水抽出。
后澆帶和施工縫上用九層板全封閉隔離;
兩側設磚砌式擋水坎,擋水坎應粉刷平直;
刷紅白色警示漆;
?塔吊穿地下室頂板時,也采用上述方法進行封堵;
澆筑結構混凝土時,后澆帶的模板上應設一層鋼絲網,后澆帶施工時,鋼絲網不必拆除。
后澆帶必須在封閉前仔細地將整個混凝土表面的浮漿鑿除,并鑿成毛面,徹底清除后澆帶中的垃圾及雜物,并隔夜澆水濕潤,鋪設水泥漿,以確保后澆帶混凝土與先澆搗的混凝土連接良好。
準確制作模板保證模板尺寸嚴禁不漏。后澆帶應有獨立的支模體系,與主體支模結構一起搭設,不宜拆除后重新搭設,從而保證后澆帶兩側沉降一致,后澆帶澆筑后無錯臺、下沉、漏漿等現象。
后澆帶的封閉材料應采用比先澆搗的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微膨脹劑UEA)澆筑振搗密實,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溫、保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