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健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即將出臺,“新規”大幅提高防水設計年限,要求趨嚴帶來產品體系與施工方式變化。民生證券認為,嚴格執行的情況下,防水“新規”可提高行業空間39%。
2022年3月2日,建筑防水協會發布《關于工程防水材料質量風險提示函》,提及“積極關注全文強制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簡稱《通用規范》)即將出臺”。隸屬住建部全文強制性文件(40項文件),2019年2月第一次向公眾征求意見。這套工程規范代表著我國工程建設的控制性底線要求,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工程建設標準相關強制性條文同時廢止。
防水新規首次提出“設計工作年限”概念,對不同部位防水工程設計工作年限作出具體要求,屋面、外墻、室內防水工程設計工作年限要求不低于15-25年,部分部位要求防水工程與建筑物同壽命,而原先防水標準僅要求保修期5年,防水設計年限大幅提高。
防水工程造價在項目建設成本中占比僅1%左右,但因為漏水導致的投訴占建筑投訴比例的65%。成本雖低負面影響大、材料與施工權責難分,一直是防水行業的難題,產業角度同樣寄希望于“新規”,規范材料、規范施工、規范責任制度,從而真正提升建筑、基建的防水水平,降低因防水帶來的各類隱患。
近年來北京、青島、海南、上海、成都均曾出臺防水提標要求。其中,北涼、上海防水提標重點在工程施工安全,而成都、海南更聚焦產品,尤其是工作年限,推動傳統熱熔SBS瀝青卷材向更為環保的高分子卷材升級。
成都防水新規引發防水材料分類、升級的探討,防水提標信號意義更大。通知中對相關規定作出修正,①防水質保期由10年降低為7年;②原先的明令禁止熱熔法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改為“政府投資項目應當全部應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其他工程項目應符合環保要求,優先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水性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SBS/APP因環境、施工安全、人體健康等原因占比逐漸下降,高分子與自粘增速較快,高分子滲透率提升主要方向為底板材料滲透率提升+建筑光伏一體化,目前防水龍頭加速進入光伏建筑領域,尤其是BIPV。防水涂料:出發點是環保趨嚴,溶劑型防水涂料會帶來環境污染。水性防水涂料更受青睞,伴隨機械化施工提升占比。
“新規”大幅提高防水設計年限,要求趨嚴帶來產品體系與施工方式變化。
在不改變材料的情祝下,提高防水設計使用年限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單位面積防水材料用量,采取兩層、多層、疊層等。預計防水新規約提高防水行業空間39%,行業擴容來自單位防水材料用量提升,和一級防水工程比例提升。
屋面和地下室的防水需求最大,在總需求中分別占比36%、32%。以屋面為例,執行“新規”,屋面一級防水預計增加33-50%的材料使用量(分別對應厚度增加和道數增加),屋面二級防水增加100%的材料使用量。